欢迎进入贺兰县委组织部网站!
“我最近带孩子去了贺兰塞上渔乡生态观光园,体验了一把亲手抓螃蟹的乐趣,还吃了农家饭,我和孩子都享受到了难得的休闲时光。”在田园小径漫步、在农家乐餐馆尽享美食、在田间地头采摘蔬果……如今,不少市民喜欢远离城市到乡村度假、遛娃、放松,体验农家生活,家住银川市金凤区的董婷就是其中一位。
和董婷一样,家住金凤区阅海壹号院的王涛上周末带孩子到贺兰县立岗镇体验了一把乡村游,让自己得到了难得的放松。
近年来,贺兰县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文旅+农业”“文旅+葡萄酒”“文旅+枸杞”等农旅融合发展项目效益明显。截至目前,贺兰县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宁夏特色旅游村6个,承办了全国“村钓”邀请大赛决赛,举办了“星空音乐会”“枸杞养生滋补节”“牡丹花节”“乡约黄河畔 共庆丰收年”村跑等特色文旅活动。
游客体验稻田捉蟹。
在文艺创作方面,贺兰县组织各界文艺家协会,创作音乐视频《大黄河》,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象和黄河儿女的豪情壮志,唤起各族群众对黄河的关注和热爱,在各大平台点击量超过500万。“贺兰砚”非遗传承人崔小录创作“黄河流过我家乡”“江山多娇”等作品,“石上生花”在CCTV—2《生财有道》播出。“黄河泥塑”非遗传承人王永红创作了“懒汉相亲”“看大戏”“宁夏坐唱”等“一个村子的故事”系列作品,形象展现了黄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场景。“泥哇呜”非遗传承人杨达吾德用黄河泥巴开发了鱼形、牛头形等多孔文创产品,让千年古音发出“新声”。
为了做好黄河生态守护,贺兰县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循环利用等技术,利用“设施工程化循环水养鱼+稻渔共作”技术,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水稻工厂化育秧等技术示范推广,稻渔空间获得全国第十一届“母亲河奖”之“绿色项目奖”。成立永兴红马甲保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队,围绕护河、护滩、护鸟开展“观、净、绿、宣”的黄河生态立体保护四大行动,组织活动71次、参与者1785人次,植树1.4万棵。
黄河泥塑。
此外,贺兰县发挥生态优势、突出旅游特色,打造“母亲河”“贺兰山”“宁夏川”三条精品旅游线,建成图兰朵葡萄酒小镇、百瑞源枸杞庄园等文旅地标,培育稻渔空间、立岗镇星光村等示范景区景点,稻渔空间的“盛世龙腾”“石榴同心”稻田画、“团结号”小火车等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永兴村花田香蟹稻田公园的“九曲黄河游”成为热门打卡地。(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若英 文/图)